▌前言
去年十月,跟隨「海波浪 seabelongings」前往宜蘭縣頭城鎮的龜山島學習,後來聽說當地的石頭屋與新北市貢寮區的「馬崗漁村」在結構設計上有許多相似之處,兩地居民不約而同的建材選擇,有效抵禦當地氣候,也呈現與自然共處的智慧。
馬崗,成為我想實地走訪的其中一個地點。很開心這次能再次跟著「海波浪 seabelongings」,進而探討馬崗漁村面臨的迫遷議題。
▌課程內容
- 馬崗聚落及創生議題
- 海女文化體驗
- 馬崗聚落漫遊 App 體驗
- 馬崗海味特色餐食
- 給予海村創生行動回饋與建議
▌步入馬崗
「觀光是財團收購土地看準的商機,帶來資本與開發機會;卻也是聚落文化保存的契機,讓歷史與傳統得以延續。」
那天,火車徐徐駛進福隆站,蔚藍的海岸線伴隨著光影閃爍,窗外的景色逐漸映入眼簾。當列車停靠時,我下意識地深吸一口氣,試圖為迎接車外的氣溫做準備。車門一打開,熱浪便不留情地撲面而來,仍舊讓人猝不及防。
陽光如火般灼燒,空氣中瀰漫著厚重的熱氣,每一口呼吸都帶來壓迫感。我拿著淡黃色的車票走出站台,一束刺眼的陽光再次便毫不留情地從天際劃過,彷彿急著向每位到訪者打招呼,整個視野瞬間浸泡在金黃色的光輝中。
走出車站,耳邊傳來許多清晰的吆喝聲。計程車司機們不斷招呼著剛剛抵達的旅客,揮手示意著;小販們則揮舞著手中的冰涼飲料,以宏亮的聲音,吸引觀光客的目光。
福隆火車站到馬崗,大概還有五公里的距離。
搭乘計程車的路上,眼睛不自覺地隨著車窗外的景色來回游移。左側是連綿不斷的山群,右側則是一片廣闊無垠的海洋。
十五分鐘後,車子停在活動中心前的道路邊。
眼前的活動中心不算大,但由外至內,洋溢著海邊質樸的風情,建築外牆斑駁的痕跡似乎訴說著在地的歷史。四周寧靜平和,偶爾有幾位當地居民經過,帶著友善的微笑點頭示意。
一切那麼自然,時光彷彿放慢了腳步,充斥著一種大自然與當地文化相連的期待與悸動。
▌海女文化與經驗養成的直覺
在臺灣最東邊的馬崗漁村,隱藏在新北市貢寮區的小村落,緊鄰著北部濱海公路,俯瞰著三貂角燈塔的壯麗海景。於海蝕平臺之上,四季更迭,孕育出豐富的海藻生態。夏天石花菜盛開於石縫間,秋天則是髮菜搖曳,步入冬天的季節,紫菜如黑色絲絨般鋪滿海邊。
正是在這樣的環境裡,獨特的「海女」文化應運而生。
▌馬崗聚落及創生議題
「2012 年,好樂迪總裁盧燕賢旗下的幾家投資業者,開始在馬崗買地,打算串連大貢寮福隆的景點,規劃休閒產業。2018 年起,進一步以部分居民沒有土地所有權,也提不出租地契約為理由,要他們拆屋還地,引發居民反對。」
除了居民與建商之間的訴訟程序外,20 多戶居民以「聚落建築群」、海男海女文化等特色,向新北市政府申請文化資產認定。然而,市府認為馬崗與東北角其他漁村相似,缺乏獨特性,加上石頭屋年久失修、改建嚴重,已失去原貌,因此未通過審核。僅有馬崗街 11、12 號的江家四合院在 2019 年被登錄為歷史建築。
「馬崗的正式史料不多,多半要靠口述串起在地脈絡。」
活動中心內,有許多珍貴的照片與地方歷史有關的海報,靜靜著訴說許多漁村文化,尤其海邊居民的日常脫離不了祭拜媽祖的信仰,寺廟乘載大大小小的希望,也成為許多節日居民祭儀的場域,例如農曆正月祈求平安、七月普渡、十月中旬謝平安。
在這次的課程中,除了有「海波浪 seabelongings」團隊、「石在工作隊」的文化工作者林奎妙向大家介紹馬崗及海女文化之外,還有「曙。旅 工作室」的創辦人函恩協助地方導覽的進行,除了加深大家對當地的認識,也建立我們與社區之間的連結。
▌學習穿綁草鞋技巧
「其實編草鞋很辛苦,『打一雙草鞋幾乎會要掉你半條命』,現在還會編草鞋的人很少了,這些草鞋是特別到南部找老師傅做的。」草鞋有防滑的作用,穿起來意外超級舒適,走在潮間帶上,感受到海水輕拍腳踝,腳下的每一步都保有與大自然接觸的真實感。
當天的課程主要由現(2024)年 82 歲的罔市阿嬤帶領,首先介紹各種採集紫菜、石花、石蚵的工具,隨後大家出發前往馬崗潮間帶。阿嬤從十二、三歲起便跟隨母親一起採集紫菜,結婚後育有六個孩子,然而丈夫早逝,她便肩負起撫養孩子的重任。
為了生活,她長年採集海草及石蚵,這也成為她養家育子的主要方式。
▌海女文化體驗:石蚵、石花,以及紫菜
誠如前面所言,馬崗聚落位在臺灣東北角,除了出海捕魚,採集海中的石花、紫菜、石蚵、海膽也是居民的日常生活。
天然的「石蚵」緊緊依附在海邊的岩石上,待潮水退去,便是採集的最佳時機。每年從農曆三月底開始,石蚵逐漸成熟。阿嬤立即在現場示範,先用尖尾錘輕輕敲開蚵殼,接著用刀片剝下石蚵,然後用清水沖洗。儘管蚵肉帶有些許海水的味道,但仍然無法掩蓋它的鮮美口感。
「石花菜」是一種藻類,因含大量藻紅素而呈紫紅色。市面上見到的米黃色石花菜,經過反覆洗泡與曬乾,藻紅素已流失。石花菜適合生長在高溫水域,夏天海水升高時大量繁殖。
對於海女們而言,採集石花菜需要一流的潛水技術,因為這些藻類通常附著在海床或岩石上,必須潛入較深的水中才能手動採集。為此,她們必須靈活地在波浪之間穿梭,並時刻注意周圍的情況,以免被突如其來的巨浪捲走。
另外,每年十月起,正值東北季風增強之時,東北角迎來「紫菜」採收季節。海女們會彎著腰,在浪花拍打的海邊辛勤工作。然而,若稍有不慎,便可能被巨浪捲入海中。
這些年來,臉頰上的曬痕、身體上的刮痕,以及工具上的凹痕,無不見證著阿嬤的辛勤與堅韌。樂天知命的她,總是在課程中輕鬆穿插著幽默的玩笑,讓現場氣氛充斥著快樂。
▌海邊的台語課:海坪頂(hái-phiânn-tíng)六色牌
為了讓大家認識海邊工具與文化,「石在工作隊」與「曙旅文化工作室」開發一款「海坪頂(hái-phiânn-tíng)」的六色牌遊戲,目的是讓大家在遊戲中學習與應用台語。
當關主出「石花菜」的題目時,玩家可以運用與海物相關的台語詞彙,如採集工具、動詞、季節、潮汐等,組成一句完整的台語句子。玩家的句子越完整、詞彙越多,得分就能越高。
例如:
「我用竹籠仔(採集工具)去海邊(地點),趁著低潮(潮汐),在冬天(季節)來採(動詞)石花菜(海物)。」
台語唸法可能是:
「我(Góa)用(iōng)竹籠仔(tik-láng-á)去(khì)海邊(hái-pinn),趁(thàn)低潮(kē-tiô),冬天(tang-thiann)來(lâi)採(chhái)石花菜(chia̍h-hue-tshài)。」
▌馬崗聚落現地漫遊 App 體驗
面對馬崗土地的大規模收購及要求居民拆屋還地的爭議,當地居民團結一致,為捍衛自身具有歷史意義的石頭屋,申請將馬崗聚落列為文化資產。然而,最終僅有兩棟石頭屋被認定具有保存價值。
為讓更多人了解馬崗的故事與拆遷問題,「石在工作隊」推出「私人土地,請勿進入 APP」。用戶可依照介面指引,跟隨當地人的聲音聆聽故事、欣賞照片,走訪小廟、石頭屋、港口涼亭、雜貨店、潮間帶等 12 個景點,按圖索驥探索漁村風情,同時了解馬崗面臨的拆遷挑戰。
這款 APP 搭建起村內外的橋梁,不僅幫助居民重新認識自己的家園與歷史,也為外來者提供進入馬崗的途徑。換言之,透過這些數位化敘事,馬崗的居民能夠了解自己的文化,並且重新審視家鄉的特色。
馬崗的石頭屋具有順應自然環境的特色。由於三面受風,當地居民「看風向」選擇房屋座向,避免與東北季風與颱風正面交鋒。隨著建材選擇增多,居民為了防止石縫填料風化,開始以水泥補強外層,形成「水泥皮、石頭心」的隱藏版石頭厝,使真材「石」料藏於水泥底下,外觀與一般房屋無異。
▌晚餐:海邊幸福料理
夜幕悄然降臨,黑暗猶如一片溫柔的絨布,將馬崗村落靜靜地包裹起來。活動接近尾聲,社區活動中心對面的三哥,用他精湛的廚藝,為我們準備一場舌尖上的饗宴。不容錯過的是,每道菜餚散發的香氣,瀰漫著幸福感,如同傍晚的呢喃,訴說著海邊漁村的故事,為一天的活動畫上美味的句點。
當「小卷米粉」端上桌時,鮮嫩的小卷在湯汁中翻騰,我彷彿看到一群恣意妄為的小精靈,充滿朝氣地在碗中舞蹈。
「蚵仔炒蛋」,用金黃的蛋液包裹著肥美的蚵仔,入口時,蚵仔彷彿在舌尖上輕柔地唱起海浪的呢喃,宛如一支大海的搖籃曲在唇齒間,無憂無慮地迴盪;「石花凍」則如一片晶瑩的海浪,靜靜地躺在碗中,彷彿是海面上最柔和的波光。輕輕一咬,清涼的海水便在口中漾開,涼感隨著每一口慢慢地漫上全身,像潮汐般漸漸擴展,將炎夏的燥熱一掃而空。此時此刻,彷佛置身於潮間帶,感受著浪花一次次輕柔過腳踝的溫柔。
「涼拌珊瑚草」呢,就如一抹綠色的精靈在唇齒間跳躍,清脆的口感伴隨著淡淡的海鹽氣息,像是大自然的禮物,一瞬間便喚醒沉睡的味蕾。
最讓人驚豔的,莫過於「海菜蚵仔包」,香軟的外皮包裹著扎實的餡料,一口咬下,難忘的口感在舌尖綻放,每一口都讓人陶醉😄。
▌團隊介紹
- 曙旅文化工作室
2021 年成立,前身為馬崗記憶生活館的空間,後來沿用展覽佈置的空間,留下馬崗今昔對比的紀錄。近年協助地方進行「海女技藝傳承」的工作,對外招募「小海女」,與馬崗海女們一起採集、紀錄並協助進行導 覽工作,帶領遊客近距離認識海洋生態的瑰寶。 - 石在工作隊
近年以「城鄉連線」與「海角接力」的概念,在馬崗進行共創行動。期待東北角聚落過去因「海」而發展出「海的文化路徑」-- 共享的漁場知 識、祭儀合作、通婚等,能成為漁業聚落面臨未來危機時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