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曾聽說有一位教授每年都會自掏腰包,帶同學前往龜山島進行半天的移地學習,課程內容也深受學生喜愛。儘管我們一直不清楚確切的原因,但從那時開始,前往島上一探究竟就成了我的其中一個 bucket list。
這次剛好看到教育部與海波浪合作舉辦「日出的故鄉-龜山島來的人的海村生活學」活動,帶領大家搭船前往龜山島,了解這些「龜山島來的人」的「海路」遷移故事。
行程一路延伸至宜蘭頭城大溪漁港,從生態系統、社區、廟宇、出冰廠與漁市場等地,串聯一部分「龜山島來的人」的生活場景,並透過走讀的方式,探討了「龜山島博物館化」的願景,以一種後博物館(post-museum)的觀點來看待頭城外海上的龜山島,試圖還原當時龜山島的風貌以及遷移後的生活狀態,並營造了一個供不同背景討論的機會。
▌課程時間與說明
- 課程時間:112 年 10 月 1 日(日)09:00–17:00(原定 9/2 ,因島上人數限制、颱風攪局等因素延至 10/1)
- 集合地點:烏石港碼頭登船處(宜蘭縣頭城鎮烏石港路168號)(我從臺北圓山轉運站搭乘客運前往宜蘭烏石港,覺得比搭乘火車方便且快速許多)
- 參加對象:15–35 歲青年
- 參訪地點:龜山島、宜蘭頭城大溪「仁澤新村」、龜山島漁村文化館、新舊大溪漁港
龜山島自清國時期即在島上形成漁村聚落,人口巔峰時期達到 700 多人!(好難想像!)然而 1974 至 1977 年間,因軍事因素而要求村民集體遷村自本島宜蘭大溪的龜山島社區,故今天的大溪漁港船家漁民多為昔日居住在龜山島的人。
有幸參與到 #海村青學 的第五堂在地課程「日出的故鄉-龜山島來的人的海村生活學」,課程中邀請到龜山島社區居民,也是「海波浪 seabelongings」主事人黃建圖,帶領參與的同學們登上龜山島,藉由認識過去島民的居住場景、生活環境、生態樣貌、地質景觀,再到龜山島昔日居民的生活日常與遷村經過,透過實地走訪的方式,以便對龜山島有更多的認識。
▌宜蘭縣頭城鎮龜山島
龜山島位於宜蘭縣頭城鎮東方的海面上,因外形宛如海龜而得名。過去因地勢顯要、列為軍事重地,龜山島於 1977 年被軍方強制徵用為軍事管制區,大約 500 多位龜山島人被迫遷至宜蘭頭城大溪「仁澤新村」。
1979 年居民重建島上的拱蘭宮(兩邊對照真的很有感),也在當地發展起漁業活動;1994 年軍事管制開始鬆綁;遂於 2000 年 8 月 1 日龜山島正式開放觀光,並由北海岸東北角的管理處負責主要的經營,也因島上特殊豐富且原始的自然生態資源,定位為海上生態公園;2018 年開始有後代登島尋訪(兩位領隊分別在龜山島上指認出過去長輩居住的地方,只可惜目前幾乎只剩一些未完全拆除的圍牆)。
領隊邊走邊告訴大家龜山島迷人且特殊的地質、歷史、文化與居民的生活。有關龜山島壯觀的景色如龜山朝日、龜島璜煙、眼鏡洞鐘乳石觀奇、龜卵觀奇、龜岩巉壁、神龜戴帽、靈龜擺尾等奇特八景,都是許多人慕名而來的原因。
我能感受到龜山島的吸引力,因為在不同的地點、氣候轉變與潮汐變化下,可以欣賞到不同的景觀變化。當我們從船上遠眺龜山島時,有時候它就像是戴著一頂帽子,這就是俗稱的「龜山戴帽,大水浩浩」;有時候,由於南北兩邊的潮流夾帶著流石,形成了「龜尾」,也會展現出龜山島因海潮變化而呈現的「靈龜擺尾」。
▌龜山島拱蘭宮
領隊向大家提到,原本龜山島上的「拱蘭宮」已經被廢棄,但由於島上駐軍接連發生意外事件,為了穩定軍心,當地的駐軍官兵決定重新啟用宮廟,並改奉觀世音菩薩。
▌龜山島海域的漁船
大溪漁港的旗幟上標誌著「拱蘭宮」的海神名稱,這象徵著航行中的信仰與力量。當時我感到好奇,便詢問領隊龜山島海域是否會有其他國籍的漁船經過?領隊表示基本上不太可能,但根據相關文件的記載,過去確實因為海上的特殊情況,周邊海域的漁船曾經受到龜山島居民的拯救。
▌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留下龜山島的珍貴照片
登島當天氣候十分炎熱,我們後來走到一處半開放式的舊建築裡面休憩,也注意到牆上說明了許多龜山島的生態、歷史,並陳列多張老舊照片。領隊問大家是否好奇,為何當時普遍貧困的龜山島,竟然能留下這些珍貴的照片?
原來這些照片來自一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根據海波浪的粉專文字解釋:
因其擔任臺灣基督教救濟會主任而踏上臺灣這片土地。擅於使用相機的他,總以影像紀錄救濟物資發放的過程,也隨著物資發放走遍臺灣各地,期間他以一個外國人的視角紀錄沿途所見所聞,並將影像發表於美國基督教會相關刊物、舊金山紀事報等媒體,為臺灣募款。
薛牧師雖然在臺的時間僅有兩年(1959–1960年),卻留下了三千張臺灣各地與庶民生活景像,紀實內容真實、樸質。
然而,要識別這些照片中的地點,即昔日的龜山島,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事情。因為當時只能依照牧師傳教時間點、逐一確認宜蘭的各地是否有吻合照片中的樣貌,但大多數居民都不記得有這個地方。幸運的是,領隊與他的夥伴認出了這些照片是龜山島的景色,使這些照片更具價值及意義。
▌從馬崗聚落眺望龜山島:兩地「石頭屋」的相似之處
領隊說,龜山島上還殘留著一些難以拆除的建築殘骸。在我們的行程中,我們也會留意到一些未拆除完全的石頭建築,領隊便提到未來如果有機會的話,也可以參觀北海岸的「馬崗社區」,那裡的石頭建築保存得相對完好。
根據馬崗相關網站的文字表示:「石頭屋建築結構非常厚實,可達60公分,因為更重要的是每年要面對強勁的颱風,站在裡面是聽不到海浪聲的,可見其厚度。而屋頂在早期是用茅草,後來改用油毛氈,現在則是紅瓦、水泥瓦或是鐵皮。」--內容取自《不再擦肩而過 守護土地與石頭屋的馬崗》
▌宜蘭大溪漁港龜山島社區的「龜山島漁村文化館」
「龜山島的魚蝦資源豐富,大宗是櫻花蝦,另外還有葡萄蝦、牡丹蝦、甜蝦、扁蝦、角蝦等等,魚類則依季節不同可見紅目鰱、剝皮魚或黑喉。」
其實,大部分的人對大溪的漁獲現流仔並不陌生,但對於隱藏在巷弄中、於2005年建成的「龜山島漁村文化館」卻會感到非常驚訝。這個空間展示了龜山島上生活與遷移故事,非常適合遊客了解,並悄悄地傳達著前人的歷史故事。
領隊告訴我們,由於當年大多數的龜山島居民都認為他們只是暫時離開,所以在離開之前他們會把家裡打掃乾淨,然後關上大門就離開了。只有少數人帶了一些物品過來。在二樓的漁村文化館,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實物,包括生活用品、漁獵器具、信仰祭儀、出水文物、船隻、房屋、島嶼模型、童玩寸子、72角風箏等。這些物品具有難以言喻的族群與文化意義,整個空間都充滿了龜山島人共同的情感及回憶。
▌漁村美食:「大溪秀梅現撈海鮮」餐廳
很喜歡。餐廳在各式海鮮料理的過程中,搭配自製的醬汁,就連平常常吃的「涼拌海菜」,也讓人忍不住一口接著一口!
▌豐沛漁獲的大溪漁港
午餐過後,我們從大溪新漁港、慢慢走到舊港,看著漁民搬著自家漁獲到漁市附近販賣,小販的叫賣聲不絕於耳、來往的人群絡繹不絕。一般來說,漁港之所以有舊港與新港,是基於以下原因:
- 舊港容量不足: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漁業及商業需求。當港口的運輸流量增加時,需要擴建港口以容納更多的船隻與貨物。
- 地理位置優勢:新港位於更有利的地理位置,例如更深的水域或更容易進入的港口,對漁業及商業活動更有吸引力。
- 舊港結構老舊:舊港的基礎建設可能變得老舊,需要現代化與維修工程,以確保安全性及效率。
簡而言之,漁港的新鮮海產通常會在每天下午漁船返港後,由攤販快速送達附近城市,儘管不同的漁獲與目的地可能會選擇不同的運輸方式,這會視速度、成本及距離等因素而定。漁業業者通常會根據他們的需求,選擇最適合的方式,以確保海產的新鮮度及品質。
▌結語
我看到龜山島的後代努力延續前人的精神,不斷以漁港為中心擴展更多的故事。最難忘的是活動結束後,大家聚在一起分享的時刻,我才明白許多人已經閱讀了與龜山島相關的文獻,試圖在島上對照那些文獻中記載的內容。
很高興能夠和來自不同背景的人一同討論(包括社會學、人類學、歷史、兒童教育、傳播科學與森林等科系的同學),在交流的過程中,讓我們能夠從多個角度探討龜山島的歷史及人文發展,另外在繞島與解說的過程中也引發了我向外思考更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