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浪世代】產品三眼怪 Nana 海外PM實務經驗談|講座心得分享

Peggie
Feb 6, 2021

--

01/23(六)參與 Skyline 的線上演講-- PM 海外實務經驗談,透過 Nana 分享曾在不同國家的網路業( Booking.com 、 Carousell 旋轉拍賣、PicCollage 拼貼趣) 擔任產品經理的經驗,讓我對 PM 這份工作有更多的認識。

以下歸納一些演講重點:
(1)出國前三大準備步驟(2)哪些是 PM 必備的技能?(3)台灣 VS. 海外PM工作內容與技能差異(4)心得
演講當天線上合影(圖片來源:產品三眼怪臉書粉專)

一、出國前三大準備步驟
在開始敘述這個問題之前,講者幫大家大致整理了三個疑問,分別是:

1.我英文能力沒有很好,可以出國嗎?
2.我想要出國,但我不知道以我的能力能去哪一國?做什麼事情?
3.我想去某某國,但我是不是應該先去讀書熟悉環境?

對於那些目標明確、了解自己所擅長事務的人,也許會對這些問題不以為然。其實「『出國』這件事情會聽起來有距離感,是因為每個人的技能、目標、時空背景、對於各種事情的優先順序不太一樣」,因此不管是在準備上或是心態上都會有不同的心境,需要調適的時間長短也不同,可是一旦跨過這段混亂的期間,相信每個人都會變得更好。

講者簡報提供

講者也從這塊作了延伸,簡單化為三步驟:

1.自我探索:了解問題、制定目標,才知道什麼方法最適合!
2.收集資訊:了解市場、建立人脈,用最有效率的方法達成目標!
3.實際行動:英文多好才能出國?何時才是最好的時機?
Photo credit: (左邊)aska lai , flickr. CC BY-NC 2.0、(右邊)Erika , flickr. CC BY-NC-ND 2.0

講者接著以本身的經歷作闡述:

研究科系→鎖定Business Analytics→研究全世界的碩士學費和學校→上網爬文→念GRE→去Coursera上Data Science的課程→....→回大學找教授寫推薦信兼諮詢

而教授問了講者:「如果今天直接有一份海外產品經理的Offer躺在你面前,你會接受這個Offer嗎?」

這句話的言下之意,是想了解講者是否做好充足的準備?已經具備一定的經驗與技能?是不是願意敞開心胸、嘗試在國外展開不一樣的生活?

不過出國想找的工作也會與其性質和不同國家的簽證有關,有些國家如果是透過念書的方式,很可能大幅提升獲得工作簽證的機會(例如:美國);但也有國家不用讀書就有很大機會獲得工作簽證(例如:新加坡、荷蘭、中國、日本),除此之外網路業領域,譬如說工程師或是產品經理,在轉換工作上也蠻方便,意思就是比較容易換公司工作。

以下為講者提供的「簽證種類」和「工作地點選擇」圖示,供予參考:

講者簡報提供
講者簡報提供

二、哪些是 PM (產品經理)必備的技能?

「產品經理的工作就像是火車頭,而一列前進的火車不可能只有車頭,一定要有後面的人跟著走(輔佐)才能形成一輛完整的火車,所以產品經理可以說是負責帶頭並制訂方向的人,並在每個階段尋找合適的人參與。」 (《17年的產品經理經驗分享,必備的8種技能》,文 / 彭敬雅)

  1. 廣泛吸收知識的能力
    由於一個產品經理主要負責的工作是協助公司內部不同角色之間的任務分配、時程訂定,從市場分析、產品定位、產品開發、包裝設計,再到產品輸出等,經過許許多多不同層面的思考與安排,才能讓一個品項完整的被創造出來。因此,在過程中不乏工程師、資料科學家、行銷人員、 設計人員的參與,所以說產品經理必須了解不同領域domain knowledge。
  2. 溝通協調能力
    也需要了解產品開發的分工、技術層面的名詞解釋、收集競爭者的產品資訊、規則、價格、客戶分布狀況等,進而作分析與評斷。而最精華的部份是能以「個人語言」的方式,轉換「特定需求」給予不同部門的人員接收,使其能依據正確訊息、執行任務需求。
參與設計思考課程 了解 PM 的工作流程規劃

三、台灣 VS. 海外PM工作內容與技能差異

線上演講slido提問內容

講者提到,其實他拿到新加坡的 Offer、抵達當地之後才發現,新國所謂的PM 跟他想像中(台灣的 PM 工作內容)有些落差,更確切的來說,比較像是「Junior PM」的職務,起初是有些失望的,可是換個角度是公司給了他一個緩衝期間,可用來適應當地文化與生活。

台灣來說,PM 必須從分析角度,藉以了解用戶需求;有些海外集團或公司(以 facebook 為例),則強調要了解公司策略、商業模式,並幫自己的產品訂一個願景,其中不只是看數據,更要了解你做的決定會成功或失敗

講者簡報提供
講者簡報提供

不同國家會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差異,像是講者待過的荷蘭公司,裡面的同事就很喜歡能以不同觀點表達想法,在環境的氛圍裡是十分鼓勵每個人有自己的主見、嘗試提出不同的建設性做法,往往是能夠被欣賞、被理解,甚至是被採用的。

講者簡報提供

四、心得

這次是透過skyline的線上講座聆聽到講者的經歷與學習過程,有別於過去很快就把演講內容記錄與整理好,這次花了很多時間、分了很多天慢慢咀嚼,而其中我很喜歡講者從以下問題中回覆的答案:

線上演講slido提問內容

這種有些常見的疑問,原以為講者會匆匆帶過,事實上並非如此。講者不但再次從自身經驗出發、強調在學期間、迷惘時候「多方嘗試」的重要,也提醒學生必須學習「管理自我時間」的能力,在期初設定的規劃裡,好好把事情做好,從而在活動中感受意義、改變與收穫!

嘗試多,才有更多選擇!
職涯探索可能到25歲,甚至28歲都還沒結束xD

從講者的探索旅途到實踐的分享過程讓我學到很多,希望這些紀錄也可以讓其他人了解到 PM 重要的功能和特質,並有機會運用在課業或是工作領域上。總之,學生生涯不妨多加嘗試、反思,不求一步到位,但求每一步都能更了解自己

資源連結:
(1)產品三眼怪實驗室 madium:https://medium.com/3pm-lab
(2)mindtheproduct(講者推薦網站):https://www.mindtheproduct.com/

--

--

Peggie

Culture | Sustainability | Study notes | All you need now is little imag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