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林」是島嶼之北重要的育茶地,也是大臺北水源保護區,無污染的環境在群山煙嵐掩映間,不僅涵養出蓬勃的苔蕨林木與鳥獸蟲魚,還有傳承百年的製茶工藝。—《明日誌》
位於翡翠水庫上游的坪林地區,以生產文山包種茶聞名。1970年代國民旅遊興起、在雪山隧道開通以前,北宜公路是大家前往東部最主要的交通要道,從臺北開始,不管是要前往宜蘭、花蓮,或是臺東等地方,剛好都會經過坪林,也讓坪林成為重要的驛站。除此之外,1960–1980年代以「外銷」導向國際市場,更是當地茶業最興盛、繁華的時代,不過後因人力和物價成本提升等因素,出口比例逐漸下滑。
2006年雪山隧道開通之後,前來坪林休憩的旅客瞬間減少,根據108年新北市政府觀光局統計年報顯示,當年度「坪林茶業博物館」的遊客人數僅為147,752人次,相比過去一天多達一萬人次的駐足數字,可見觀光人潮銳減的幅度。
▌前言
去年暑假(2020/9/7–9/15)參與到政治系所開設的「台日地方創生與社區營造課程」,透過走訪新店溪、大漢溪流域的烏來、坪林、三峽、大溪等四個聚落,並與當地居民進行交流、互動,也參與導覽手作的方式,讓我們能從中看到在地問題、了解社區面對人口影響地域發展的困境,也嘗試提出改善方案。而我們這組選擇深入了解的即為坪林地區,經過相關資料蒐集與現場實際聆聽後發現:坪林的產業大多以茶葉栽種與批發販售為主,隨著雪隧開通後在地茶農也面臨接班斷層、人口老化與觀光潮流不再等問題。
▌走訪茶園的我們
在參訪的過程中,實際揹著竹簍、在茶農的園地裡採茶,「茶菁採收以嫩葉與嫩芽為主,採摘標準視老嫩程度而定,一般為一心兩葉至三葉」,主要重點就是謹記「一心二葉」。
茶農告訴我們茶葉的種類(基本上分為綠「綠茶」、黃「黃茶」、白「白茶」、青「青茶,主要為包種茶、烏龍茶」、紅「紅茶」及黑「黑茶,以普洱茶為代表」等六種),同時也介紹了喝茶師的工作(進行茶葉的感官評比,類似茶業界的品管師)、茶葉的經驗判斷準則,以及茶園管理的方式。
接著講述一連串的製茶過程:採茶、萎凋、發酵、殺菁(炒菁)、揉捻、乾燥、精製、焙火和包裝。雖然我們礙於時間的限制,沒辦法完整體驗全程,不過在體驗中有發現,進行製茶態度必須是很嚴謹的,譬如說用高溫將茶葉炒熱或蒸熟,使得茶梗、葉脈便得柔軟的製程中,要能把「溫度」與「時間」掌握得宜,否則就會大大影響到後面的流程。
▌期末提案討論
這堂課除了有機會參訪與接觸在地民眾之外,很重要的一個任務是希望學生能透過地域設計與社區經驗對話的密集培訓,在短短的一星期內從定義問題、鎖定客群、制定策略、發想創意,並生產出最小可行性產品( Minimum Viable Product, MVP)。基本上每天參訪結束之後,我們會返回學校進行討論,可以跟各組的 mentor 老師預定時間,進行更深入的交流、提出想法,試詢問計畫所需要的資源、人力與資金等。
▌社會議題的發想與擬定策略
課程並沒有限定一定要侷限在某個主題,也沒有規定只能用哪些工具,完全提供同學很大的創意發想空間。透過「社會議題」的發散討論,我和組員從坪林的產業結構、人口外流、活動行銷等層面提出自己的想法,試圖在「策略制定」的框架下,切入我們有能力、有感覺的區塊作未來的專案題目。
那策略為什麼重要?因為策略擬定之後,相當於確認了專案的主軸,接下來需要做得就是思考如何達到追求的目的,過程中必須確保精準鎖定到目標客群,而這些目標客群是誰(e.g. 年齡、性別、居住地、婚姻狀況、興趣、專長、教育背景、成長環境)?如何接觸鎖定的客群(e.g. 透過課程因素直接拜訪、寄信詢問)?
參訪過程中我們發現:1.翡翠水庫的限制條例
2.雪隧開通後影響了觀光人潮
3.種茶產業斷層
4.林務局徵收土地
這些之中我們對於「產業斷層」有共鳴,前些日子的坪林參訪,雖然街道上還是有一些觀光客,但仍舊感覺得到一份老街的沒落之感:坪林是茶葉的故鄉,2006年雪隧開通後,由於少了前往宜蘭的中繼遊客人次,坪林地區不再是成為特別駐留的勝地,翻開歷史數字資料,可以注意到過去曾一天一萬多人的盛況,坪林榮華的歷史,逐步留在上一代人的記憶中,很多年輕人甚至不清楚坪林的地理位置、特色產業,這也讓從小生活在坪林的年輕人紛紛投向都市的環抱,而非選擇接手家族事業。
因此,我們這組針對坪林目前在「大學生之間的有感度」與「觀光推廣」這兩塊並分為三部分的實行計畫:
- 拍攝影片
前往坪林體驗採茶、採訪大學生的主題式影片,並與當地店家溝通。 - 話家茶策略
讓大學生對於坪林產業議題有感。
▌反省提案討論過程
在事前與事後資料蒐集整理的過程中,我們認為在短時間內深入了解一個議題是有難度的,一方面是因為網路上的資料大多呈現客觀、數據化的呈現方式,因此想知道最貼切的居民日常生活,有賴長時間的情感聯繫與交流;另外一方面是我們很容易從個人角度去思考問題,但是我們是在試圖解決「社會問題」,因此應該擬定適切訪綱、反覆召集當地居民進行訪談,詢問「為什麼會這麼想?」、「最近一次做某件事情的時間為何?」,從中思考策略的需求性,也要注意避免提到封閉式問題,好比說「是否喜歡坪林?」這類型的問題,如此一來無法聽到居民的心聲,同時也無助於團隊挖掘更深的資訊。
一旦有良好的 insight ,可以以一句話的方式去呈現團隊的客群需求,從我們發現得「痛點」做為出發,圈選一個迫切(或是有能力解決)的問題,成為團隊認定的要點,緊接著分析現有的資源與已存在的媒體作法,再來運用素材與管道,包裝我們的核心理念,串聯起整個思考過程、來回確認邏輯是否正確。
▌心得
老實說,過去的我對於茶葉產業一無所知,但在這次的參訪與實際手作環節裡,讓我在威德的身上看到一種對土地的熱情,透過慢慢理解農家的生活方式,找尋到相同理念的合作廠商或店家,並以本身工業設計的背景,讓產品能從「包裝設計」結合「美學」作價值提升的初始點,也讓坪林能以新型態的面貌,吸引年輕族群的注入與觀光、重新讓這塊土地串連起新舊面孔,共同面對目前的交通不便、人口不足以及「水源特定保護區」限制問題。
再者茶農當天也提到,「文山包種茶」就是盛產於:臺北市文山、南港,新北市新店、坪林、石碇、深坑、汐止等茶區的包種茶,但隨著時代變化與產業轉型,越來越多地方經營狀況不如預期,如果這幾年坪林無法轉型成功,就會有很大的危機。
而我認為不管是「金瓜三號」、「坪感覺」,還是「新茶世代」,威德與他的夥伴在做得就是讓年輕人意識到坪林茶文化的產業問題,從而讓不同世代之間有一個對話的機會,並在協助下逐漸將問題以「聚焦」、「發散」,最後再「收合」的順序延續著。總之,儘管萬事起頭難,而短期內也許無法看出些什麼,但相信這一點一滴的累積,長遠來看對坪林肯定是值得的。
▌品牌介紹:坪感覺
坪感覺的故事開始於 2013 年的夏天,試著在坪林這片美好的土地上,串連人文產業與自然,用料理、用茶、用選物、用展覽用各種充滿能量的方式,分享在坪林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