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夢想中的居家布置!— IKEA 宜家宜居企業參訪

Peggie
Sep 10, 2023

--

Photo by Ruel Del Jamorol on Unsplash

▌前言
這次的參訪活動是由臺北青年職涯發展中心(TYS)辦理的,可選擇在臺北市青少年發展暨家庭教育中心一樓集合(雖然說距離善導寺捷運站需要大約 10–15 分鐘的時間,但其實不會很遠)並由遊覽車接送到新莊,或直接於 IKEA 新莊店門口進行參訪報到。

▌關於 IKEA 宜家宜居
有關於 IKEA 品牌名稱的由來,必須提到 IKEA 的創辦人英格瓦.坎普拉德(Feodor Ingvar Kamprad),IKEA 的 “I” 取自他的名字英格瓦(In-gvar),“K” 取自他的姓坎普拉德(Kam-prad),“E” 與 “A” 分別取自他的出生地、家族農場艾爾姆塔里德(Elmtaryd)及農場附近的村莊阿根納瑞德(Agun-naryd)。

IKEA 最初是為了銷售各款低價的日常用品,消費族群多為農民,起初 IKEA 採用郵購式銷售做法,但為了擴大宣傳範圍,因此於 1947年《農民郵報》上登出了第一則廣告。1950年,IKEA 採用郵寄的方式開啟了組裝家俱的概念,也掀起不同家庭動手組裝的風潮。

左起簡報介紹有關 IKEA 創辦人的經典語錄、IKEA 鯊鯊禮品, 2017 那年參與 IKEA 華山特展的照片

▌被家俱耽誤的餐廳:IKEA 堅持「我們不和肚子餓的人做生意( It’s difficult to do business with someone on an empty stomach)!」

在《IKEA的真相》這本書裡,紀錄著創辦人英格瓦透過無數「實地觀察」,得出的銷售心法,世界各地的 IKEA 在大賣場的出入口提供許多銅板美食的販賣,以便讓每位民眾的選購之旅留下難忘的回憶,又或是拉長民眾選購與思考的時間,舉凡低價霜淇淋、無限續杯咖啡等,都是創辦人的超群構想。

在這一次的參訪行程中,IKEA 也在行程的一開始準備了豐盛的小餐點,提供所有參與的同學品嘗好吃的 IKEA 肉丸。

好吃的瑞典肉丸❤️

▌參訪行程

  1. 餐廳部:品嘗 IKEA 經典肉丸與瑞典特色利樂包果汁
  2. IKEA 品牌理念與公司文化介紹
  3. 設計部:改造 IKEA 賣場陳列,與質感設計師學習布置
  4. 客戶關係部:了解對客之道
  5. 實際體驗活動:分組進行組裝家具後模擬銷售
IKEA 簡介與新莊店訪客換證

▌實際體驗一:改造 IKEA 賣場陳列,與質感設計師學習布置

在實際體驗的環節中,工作人員以分組的方式進行活動,將某一面櫥窗的空間清空,讓我們嘗試展示品的布置。

在看完兩組的擺設之後,工作人員也進一步向我們說明設計領域中的「三角構圖法」,簡單來說,就是以視覺中心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時以三點成面幾何構成來安排景物,形成一個穩定的三角形。將商品組合以三角形構架陳列,不僅能營造出穩定的心理感受,還能有效吸引顧客的視線集中,增強展示的層次感,使整體呈現更有立體的感覺。

與質感設計師學習陳列與擺設

▌實際體驗二:餐飲區與顧客服務中心簡介

這個環節沒有拍太多照片,印象最深刻的是雨林聯盟認證產品,符合永續農業標準 CHOKLAD MÖRK 黑巧克力片,雖然我沒吃過,但以實際的行動力挺小農,非常推薦大家購買。

另一件印象深刻的是講到瑞典肉丸,工作人員向我們介紹每年的 8 月 23 日是瑞典的肉丸節(Köttbullens dag),瑞典肉丸在瑞典是一道家常菜,可以說是瑞典美食中最具有標誌性的了,儘管每家的食譜略有不同,大致上都是以由牛絞肉、豬絞肉、洋蔥和蛋液混合製成,並配上馬鈴薯泥、醃漬小黃瓜、奶醬與越橘醬食用。不過有趣的是,瑞典肉丸不是瑞典人發明的,而是從「土耳其」傳過來的!

IKEA 經典肉瑞與肉丸銷售區

▌體驗最終站:自己動手做一款家具並推廣銷售

最後一項體驗活動,工作人員將大家再次分組,不過這次一組至多四個人,分頭拆封一組家俱並依照說明書的指示循序漸進組裝,同時團隊內也要有人負責上網查詢產品貨號、功能、顧客的使用說明等,並策劃一場產品銷售會,最終讓所有組別進行票選。

一開始並沒有留意到包裝袋中的釘子分成兩種 size,因此我們組在拼裝「室外休閒椅」的過程並不順利。在使用鐵鎚將釘子釘進椅子之後,才發現我們的失誤,緊急以旋轉的方式將釘子取出。

不過在銷售的過程中,我們以「不一樣的休閒椅」作為主題,解釋產品的多樣化特色、成功吸引目光,最終在觀眾票選中勝出,獲得一人一組 IKEA 與公主派對聯名的樂高組裝盒!

▌結語

經過這次的參訪,除了能處處看到 IKEA 對員工需求與工作想法的重視,也能感受到每位員工在工作環境裡盡情發揮能力與專長,簡而言之 IKEA 在我心中又上升一個地位。

--

--

Peggie

Culture | Sustainability | Study notes | All you need now is little imag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