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學院的個案討論學習

純粹想記錄在科智所與企管系的修課心得。

Peggie
7 min readMar 26, 2021
Photo by Ben Terrett on flickr

▌課程方式
我覺得比較少著重在課本的篇幅說明,通常只提醒課前閱讀好文本、做好重點整理,並且帶著「問題」來到課堂(不管是課本架構內容的疑問,或是案例中的思考方向,都可以拿來和教授、同學深入討論,甚至只是發表自己的想法都很歡迎)。

▌老師如何輔助?
協助整合與連結知識點,譬如說特別提醒段落是透過何種思維進行決策,或是現階段的章節架構能跟過去學過的何種理論作結合,填補學習上的漏洞,換句話說其實是藉由課堂的輔助,完整了學習的脈絡。

Photo by CHUTTERSNAP and Ryunosuke Kikuno on Unsplash

老師也會適時提出新的案例,要大家在課堂上集思廣益(如果有需要進行辯論也是很歡迎的!),舉例來說,老師曾出了一題由真實案例改編的題目【2008年到2009年全球經濟大衰退,美國當時就業前景高度不確定,某家汽車品牌的顧客主要是低所得族群,因此受到環境的衝擊尤其嚴重,銷售額足足衰退37%,如果身為公司Sales Director將會採取何種做法?(以不降價作為前提)】,讓同學先行以分組的方式列出所有想法,再從同學的回答中近一步追問(舉例來說,「為什麼會提出這樣的想法?」「這個措施如何具體化?」或是「如何解決顧客痛點?」),每個人都有表達與闡述意見的機會,學習傾聽不同的觀點。

▌學習重點
在這一連串的過程中,我覺得學習到的內容包含:

  1. 歸納個案重點(Summarize the Key Points of the Case)
  2. 梳理利害關係人之間的關聯(Sort Out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Stakeholders in the Case)
  3. 上臺報告的能力 (Presentation Skills)
  4. 報告的內容整理、邏輯訓練與脈絡架構(Content Organization, Logic Training and Contextual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5. 過去課程學習的知識應用 (Business Knowledge and Strategic Thinking)
  6. 國內外新聞的分析(Analysi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News, especially in the commercial sector)
  7. 如何強化本身的學習背景(Strengthen the Knowledge Background of Self-learning)

▌哈佛商業個案討論
有一次我們討論的議題為當老經驗遇上新經濟,改編自台灣典型的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數位新創公司所遭遇到的問題。這家公司提供一套好用的管理系統(包含訂房、資材、食材管理等等)給旅店或民宿單位,透過月付費的軟體收費模式經營,可是年輕執行長認為要趕快積極拓張市場、先求first to market,並且擴大使用者基數;但另外一方面,作為出資者的老一輩董事,覺得連在國內都還沒損益兩平、流失率也沒降低的狀況下,應該追求本土市場成長規模,日後再進行擴張。

這家新創公司應不應該在創業初期就大膽拓張呢?

首先,老師讓大家針對「投資」這件事來做討論,有人覺得「未來擴張計劃不明確」,假設希望投入海外市場,必須先做好南進策略(e.g.文化差異、政策考量、市場調查);有人覺得這是「資金運作」的思考,也有人說執行長應該好好坐下來和長輩談談彼此的看法,並透過協調人整合各自的出發點。

接著我們也分析傳統產業和數位經濟在「獲利模式」、「成長模式」與「績效評估」的區別(如圖(1)所示),也討論到「投資本土或海外需要改善的第一步為何」。針對後者的問題,老師讓全班舉手投票並提出支持的觀點,持「本土成長先於海外擴張」論點的同學表示,公司應該要優化服務、定義成長目標,並進行加值服務的展現(e.g.供應鏈整合),也有人認為身為SaaS公司必定能獲得許多資料與數據,透過分析與探究,還能從中找到新的契機服務。至於持「海外擴張先於本土成長」想法的同學則認為,要了解風俗習慣、政策目標、稅法規則,有鑒於此應該派遣「商務開發(Business Development)」的同仁,面對新市場做研究、以戰略思維尋求長期合作夥伴。

圖(1)整理的表格

最後老師提供一些思考方向:

  1. 商業模式轉型六大因素
    包含個人化、封閉循環流程、資產共享、根據使用定價、更協力合作生態系統與靈活順應的組織。
  2. 新商業模式(如圖(2))
  3. 舊經濟 VS. 物聯網新經濟(如圖(3))
圖(2)整理新商業模式關聯圖示
圖(3)依據課堂簡報整理的表格

雖然課程時間有限,以致於討論就停留在這邊,但我自己覺得這只是剛開頭而已,針對投資地區的選擇還可以橫跨到「團隊優勢(人)」、「公司現況與長期發展(公司)」等層面的顧慮,而每一個大標題底下還可延伸出許多子標題,每一個決定也會影響到下一步,彼此關係密切、環環相扣。

不論如何,我覺得個案討論要很敢說出自己的觀點,並透過一些數據、報表或是觀察到的現象作為應證,雖然很多時候會覺得自己很快陷入Domain Knowledge欠缺的狀態,卻會激發我去傾聽與請教擅長的同學,舉例來說之前討論我的伙伴是賊?時,明明知道這是討論創新議題,可是內容摻雜著智慧財產權的知識,必須花更多時間進入狀況,藉此讓討論充分進行。

▌勉勵:Take a Seat in the Harvard MBA Case Classroom
過去修習研究所的課程,感受到學長姐闡述想法的邏輯嚴謹與答案的新穎突出,尤其在本身專攻的領域討論中,往往能聽到強而有力的資訊佐證,強化論點,讓我十分讚嘆。這次在網路上看到哈佛商學院的影片,更能感受多元背景和環境下的討論氛圍。其中很喜歡裡面的兩句話:

  1. We push students to take a position or take a stand because it forces students to think deeply, to think about risks, to think about the weaknesses in their ideas and also be open to influence.
  2. So what initially brought me here was that I wanted to complement the skills that I’ve developed in architecture and consulting with business skills. But once I got here, those priorities completely changed. What inspires me now is really having super engaging discussions with my peers.

▌心得
商學院的課程教導如何有系統地歸納出要領,不管是以時間軸、人物關係圖,還是理論框架的方式,只要能清楚、簡明扼要的傳達給「聆聽者」,讓他成功接受到訊息,並依據內容給予回應。我認為這種解決問題的思維和邏輯,是有別於社會科學著重在文本閱讀與研究方法層面的訓練,對我而言兩種都很重要、都需要花時間去接觸與磨練的。

那有沒有覺得不同學院的學生容易呈現不一樣的感覺?我覺得多少會有一點。像是商學院的學生多半具有 Resilient 的特質、會要求自己不斷學習、勇於表達。最後,希望可以多把握上台的機會、學習表達與鍛鍊自己,若發現不足之處,也要記取教訓、下次有所改變。

--

--

Peggie

Culture | Sustainability | Study notes | All you need now is little imag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