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臺北
談及「打開臺大」這項建築空間體驗活動,大家或許對「打開臺北」的宣傳與形象更為熟知。Open House 活動的歷史可以追溯至 1992 年,當時在英國倫敦啟動的 Open House Worldwide(OHWW),透過多年不斷的演進,如今 OHWW 已拓展至全世界近 50 個城市,每年全球都能吸引超過 200 萬人次共襄盛舉。
幸運的是,臺灣在 2020 年獲得了倫敦官方的許可,從而啟動了「Open House Taipei」,是繼澳門、大阪之後,亞洲第三個參與的城市(臺灣新竹市、韓國首爾市亦於 2021 年加入)。
從此,臺北納入了全球 Open House 活動的行列之中,每年會限時 48 小時的時間、打開不同類型的空間以及建成環境(built environment,例如景觀、建築、公園、橋梁等),讓參與者有機會與空間擁有者、建築專業人士、學生,又或是在地居民一起深入了解城市的多元風貌與文化底蘊,實踐社群參與(participation of communities)、反思(reflection)、多元體驗(varied experiences)以及知識共享(knowledge sharing),進一步發揮社會影響力。
▌打開臺大
在這樣的背景下,「打開臺大」系列活動便應運而生,延續著同樣的理念以及對空間開放的探索,試圖讓更多人發掘臺大的校園歷史及其周遭的建築與文化,為臺大師生與社會各界搭建一座開放的橋樑。
由於「打開臺大」活動吸引各領域的專業人士參與,促進不同領域之間的交流,打破學科之間的壁壘,激發創新思維,符合大學具有多元功能與社會責任的理念。
▌為什麼想來這場走讀活動?
報名參與這場舊法學院的導覽,源自於 2019 年曾與一群朋友在送舊表演前穿上旗袍、選擇在古色古香的舊法學院前合影,然而當時並沒有深入了解此處的歷史,對於這裡的記憶就留在當時我們的歡聲笑語中。
這次,因偶然的機會得知打開臺大其中一站便是舊法學院,相當興奮,立刻就報名參加,希望能夠透過這場走讀活動,能讓我重新認識這座位在市中心、卻有些與世隔絕的秘境,重新找回與這塊校區的連結,也在回憶的印記裡找到更多懷舊氛圍。
▌臺大舊法學院的歷史
臺大舊法律學院位於徐州路二十一號,緊鄰台大醫院。這座幽靜的校區,並沒有和公館的台大校總區相連一起,若欲往來兩地,可以透過公車或是接駁車的方式往返。
前排教室走廊的牆壁,懸掛了一張簡單的看板,介紹了臺大法學院的歷史故事。 院區內幾棟百年古典建築,源自日治時代大正八年(1919)成立的台灣總督府高等商業學校,後來校名幾經變革, 日治末期又改名為「台北經濟專門學校」。
臺大舊法律學院校區起初有三個系,分別為法律系、政治系與經濟系,過去都歸屬於法學院,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學科發展的需要,法學院進行了組織調整。於是,後來法律系獨立出來設置法律學院,強化法學領域的獨立性及專業性,使法律教育能夠更加專注與深入。與此同時,政治系、經濟系以及整體社會科學的總區社會系則轉屬於社會科學院,使得不同領域的學科能夠更好地進行相關性的研究。
整個法學院占地不大,面積比隔條馬路對面的臺北商業大學(前身為臺北商專)、成功高中都還要小,院內的建築大部分是日據時代留下來的建築物。法學院除了兩排主要教學教室外,還有幾棟各有研究或行政用途的大樓,與法學院圖書館(簡稱法圖)。這些建築物圍繞著一個小小的水池,稱為弄春池。
另外,在參觀的過程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教室外或牆壁上懸掛著充滿藝術氛圍的畫作(如下圖所示)。有人擔心這樣是否會有遭竊的風險呢?導覽員提到過去臺大校史館曾來過,拿走了具有相當價值的圖畫,因此現在留下來的較不具價值了。
那為何會有這些書畫呢?
導覽員表示這是許介鱗教授擔任法學院院長時(任期:1996.12–1999.07),他大力提倡「臺灣文藝復興」、「亞洲文藝復興」的因素。許院長為了美化校園環境、推行特色校園景觀,鼓勵全院師生參與書畫創作,將作品製成陶瓷版畫並鑲嵌在圍牆上。
同時,他重新設計行政大樓中庭的亭閣與桌椅,讓校園環境的美感層次提升,更希望這樣的美好能夠影響學生的行為與態度。因此,徐州校園的特色景觀之一就是外牆上的字畫,沿著圍牆欣賞師生的創作成為一種獨特的樂趣。
▌校園景點
「木造警衛室」
警衛室在 1925 年完工,紅磚底座、牆面有藍色的遮雨板、屋頂覆蓋著日本黑瓦,主要是使用「背心式屋頂」(Jerkinhead Roof),這種建築形式通常存在於西洋建築的頂樓或鐘樓,相當具有特色;另外校門的一對門柱為使用臺北所產砂岩,並以不規則的方式砌成,展現堅固性與自然美感的材料,賦予了臺大舊法學院校門獨特的質感。
走讀活動進行的時候,負責進行導覽解說的同學提到了舊法校區內存在一種古老的植物,不知道是否有同學知道?當時並沒有任何人回應。
事後查詢相關資料時,發現在舊法校區的圍牆裂縫中,可以發現一些松葉蕨的存在(其為蕨類植物中排名第一的珍貴瀕危植物,約莫在三億多年前的泥盆紀即存在,不僅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單純的維管植物之一,也是最原始的陸生高等植物),緊緊依附在石柱之中。
「弄春池」
位在行政大樓前的一個心字形的水池,名為「弄春池」。在施建生教授擔任法學院院長(任期:1959.08–1967.07)期間,徐州校區的弄春池開挖,從此成為校區的重要地標,也是臺大師生共同的回憶一部分。
隨著法學院遷至校總區,一座美麗的生態池在霖澤館與萬才館之間設計建造,同樣命名為弄春池,紀念在徐州路法學院上課的日子。
「法學院圖書館的設計者:王大閎建築師」
王大閎是第一位接受西方教育的建築師,最為人所知是設計國父紀念館。在臺大校區內亦有不少建築也是王建築師設計的(e.g. 漁業陳列館、舊化學系館、第一活動中心、化工館、地質科學館、農藝館、保健中心、女九宿舍等)。
2018 年 12 月 28 日臺北市政府第 113 次文資審議會通過擴大臺大法學院的範圍,提及「圖書館的立面樓梯以洗石子仿木柱外型 … 建築物以線條為主,風格簡潔,反映『現代主義』精神」,新增法圖市定古蹟(另亦新增警衛室為市定古蹟),2019 年 4 月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正式公告納入直轄市定古蹟範圍。
「行政大樓建築幕後推手:梅澤捨次郎」
映入眼簾的是中庭的開放區域,二樓的陽台處更是這個建築的精華所在。
對我來說,我覺得中庭陽台的設計是一個空間上的「視覺焦點」。在陽台上,複雜而華麗的愛奧尼克柱式儼然成為整個空間的藝術巔峰,這些典雅的柱子不僅提供結構上的支撐,精緻的雕刻與獨特的形態為建築注入古典美學的柔美之處。
建築師透過愛奧尼克柱式的繁複細節展現著他的建築藝術才華。這些柱子在陽台的配置中形成一種對稱的美感,在欣賞建築的同時感受到一種莊重而優雅的氛圍。
每一個細節都是建築師用心雕琢的藝術品,每一個柱子都彷彿在述說著歷史的故事,穿越時空,品味著建築融合現代與古典之美交織而成的篇章(2019 年跑到舊法學院拍照的我們,就曾在這裡留下許多難忘的回憶)。
「關閉許久的大禮堂」
這次導覽的焦點,就是打開塵封許久、平時並不對外開放的大禮堂。
臺大法學院的大禮堂,作為該校區唯一的禮堂,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與文化價值,這座建築以上等清水磚打造,工藝細緻,成為校內眾多重要活動的舉辦場所,同時也是當時法學院最大的教室。
其建築風格與臺北市建國中學及紅樓戲院相似,因此被喻為校園中的「紅樓」。1998 年 5 月,臺北市政府民政局對法學院舊建築進行古蹟考察,結果發現大禮堂及其他重要建築如入口大門、行政大樓、前後排教室保存完好。鑑於其卓越的建築特色與歷史價值,最終被正式指定為臺北市的市定古蹟。
▌古蹟活化的難題?水管線已拆、與主校區之間的交通問題
臺大舊法學院的古蹟活化確實面臨一系列挑戰,其中水管線拆除及與主校區之間的交通問題是其中兩大難題。
- 水管線拆除
可能引發一系列的技術、環境與歷史保護方面的問題。舊法學院作為古蹟,其建築結構及歷史價值需要得到妥善保存,但同時也需要符合現代生活的需求,因此水管線的拆卸或更新可能會對建築結構造成影響,需要謹慎規劃與實施。 - 與主校區之間的交通問題
確保學生、教職員工與訪客能夠便捷地從主校區到古蹟區域的交通連結,既需要考慮現代交通工具的適應性,也要謹慎處理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心得
在當天的導覽過程中,想起 2019 年與朋友在舊法學院前合影的點點滴滴。原來我們集合的地點稱為弄春池、拍攝團體照的地點稱為紅牆與前後排教室!另外,在這次的走讀導覽中,也聽到有關行政大樓背後的推手梅澤捨次郎建築師,以及研究生圖書館的設計者王大閎建築師的故事,成為此次的亮點之一。
最後,雖然感受的到校區因目前水管線已拆、與主校區之間的交通問題等,使得活化舊法學院成為一個難題,但我仍相信,對於那些曾與舊法學院牽起連結的人來說,這裡始終乘載許多被時光風塵卻無法忘懷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