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者們】只要有人就有社群 — 創意總監如何增進行銷力|講座心得分享

Peggie
Sep 26, 2020

--

日本知名動畫公司—吉卜力工作室,於上周(9/18)釋出多達400張的動畫圖片,包含《風起》、《崖上的波妞》、《神隱少女》等8部作品,允許使用者在「合理範圍內自由使用」,這讓社群網站的小編們紛紛使出渾身解數,透過精心設計的對白形成梗圖,從中帶領起一波社群風潮。
Photo by Adem AY on Unsplash

▌前言

有幸參與到 9/24 由地平線品牌辦理的講座,主辦單位邀請到「只要有人社群顧問」的創意總監 — 葉家瑜,前來分享平時的工作內容、發想點子的過程,以及執行過的專案,其中包含富有影響力的社群企畫構想、不同世代之間的金句話題,種類多元豐富。而這些介紹主要是希望能讓有興趣的大學生、上班族,從中學習到不同層面的創新思考,進而建立起一套屬於自己的思維模式。

圖片來源:千と千尋の神隠し 劇照, 吉卜力工作室官方網站

▌講座重點歸納:

一、何謂社群創意?
二、社群行銷規劃4階段(定義、案例解釋)
三、從更多案例來看看實際應用的各種可能
四、如何培養社群力?

▌何謂社群創意?
意指用創意讓社群意識到有某個需求要被滿足。

在定義「社群行銷」基本上可透過以下問題來檢視:
1. Why:人們為什麼想傳遞訊息給朋友
2. What :人們想傳遞什麼給朋友(訊息的內容是什麼)
3. How:人們想怎麼傳遞訊息給朋友什麼平台(想設計什麼管道、需要進一步做些什麼)

講者比喻過程就像是從某個「點」開始,透過不同的方式、把各種想法交織起來,並串成一條線。不過話說回來,為什麼會想要把這些訊息傳送給身邊的親朋好友呢?某一部分可能是因為覺得這些訊息有急迫性的需求,或是希望用以彰顯個人價值觀,進而間接地傳達想法。

▌社群行銷規劃4階段(定義、案例解釋)

講者介紹的社群行銷四階段包含:

〝Insight 〞,〝Concept〞,〝Idea〞及〝Campaign〞

這四項內容承接起所有點子之間的關聯、促使人員在討論議題或發散想法的時候,能時時聚焦,避免談及過多不必要的資訊。

舉例來說,曾經接到客戶針對「偏鄉長輩送餐」這個主題,期待能協助做改善,他們面臨的問題有:當地隔代教養比例高、交通位置不便利,而且過去的服務模式多半是提供食物給長輩(有解決長輩的生理需求),但事實上長輩在家裡必須解決很多問題才能方便他們出門(心理需求沒有被解決)。

Photo by Matthew Bennett and Thiago Barletta on Unsplash

在這樣的情況下該如何用「不嚴肅」的方式觸及「現有族群以外的受眾」,是團隊需要想辦法來解決的。講者分享在這個專案裡,〝Concept〞的內容著重於「該如何理解與解決痛點」,因這類型的主題容易讓人產生憐憫,卻礙於無形之間產生的距離感,不會想要有進一步的了解。而面臨這樣的情況該怎麼辦呢?

不如就用「消費者喜歡的觀念去銷售」吧,這句話的意思是,利用核心創意來放大亮點,而不煽情的方式作為表達。

因此最終團隊是以「線上密室逃脫」的概念做主題發想,引導觀眾進入遊戲氛圍塑造出來的情境之中,進而消彌距離的界線、願意留意並了解故事背後的情節,以解決問題的痛點。另外,亦透過與知名youtuber 跨界合作,讓目標族群有機會接收到訊息,從而花時間去感受。在小結的部分,講者強調一個成功的專案在於執行力,而這樣的觀點甚至比找到創意還重要。

執行力這麼重要,那要怎麼增進執行力呢?

首先,大部分的人會選擇「做中學」的方式,實際體驗操作流程,繼而在從失敗中學到經驗;也推薦從公司的前輩經歷裡得到成長的養分,少走許多冤枉路。當然某種程度上,還是希望合作的公司能提高預算,如此一來能聘請更多人才前來幫忙,協助技術層面的開發與優化、美術編輯能力的運用與展現。

▌從更多案例來看看實際應用的各種可能

你是忘記,還是害怕想起來? —從議題與chatbot帶動親子間議題的討論

團隊率先以疑問句的方式,激起每個人思考過往的種種經歷。譬如說回想起家裡是否有某個人對你說過極為傷人的話語?透過回想法的方式,讓目標族群能在平台上加以表達,以促進互動性的產生,並對議題產生共鳴。另外,回溯起先前提到的社群四階段思考,可以發現在這〝Insight〞的部分,大部分的人會明白「我知道爸媽很愛我」,只是不明白「為什麼那時候還是那麼痛」的矛盾;至於〝Concept〞概念則可以選擇聚焦在「其實每一個大人都曾經是孩子」,所以「讓大家重回孩子的身分」會是一種主張。。

我是李媽媽,也是郭麗文— Pinkoi母親節找回那女孩的故事活動

每到母親節檔期,總能看到許多店家推出五花八門的優惠與慶祝活動,提醒大家重要節日的到來,以及該送什麼給媽媽最好。

但媽媽喜歡什麼?你買的東西她真的喜歡嗎?講者提到這種社群推廣的類型,可以從「情感」方面著手,在〝Insight〞部分就是希望能更了解媽媽、找回「媽媽(那位女孩)」的年輕故事。

唯有在感同身受的同時,情感才能被觸發,喚醒沉睡已久的記憶

Photo by freestocks and Wesley Tingey on Unsplash
「長輩對你說過,最狂的一句話」 — 兩廳院樂齡計畫的金句迴響

「現在年輕人吼…」、「我是為你好,所以…」、「你以後就會明白,…」不同世代之間,往往有許多其他年齡層無法理解的經歷和想法,所以說當長輩們在某些瞬間,急切地想述說他過往經歷所體悟的人生智慧時,往往很難從年輕一代的反應裡,獲得充足的滿足感--這源自於彼此生活體驗的差距與大環境的改變。

也因此,講者提到他們在策畫「國家兩廳院」的案例時,首先蒐集了許多佳句,利用前句/後句的對比呈現,把過去讓人直覺是老掉牙的話語,透過衝突性的文字包裝,重新為文句作出嶄新的詮釋,進而引起社群網路的發酵,也讓受眾體驗到翻轉的矛盾與樂趣。當然身為客戶端的兩廳院,也順利吸引更多族群的關注。

圖片來源:翻攝自臉書國家兩廳院
聊聊平凡的生活有什麼感謝 —滅火器樂團專輯《無名英雄》沉浸式互動體驗系列照片故事

台灣邁入民主化的過程中,有一些無名英雄帶領人們一步一步走到現在的樣子。以滅火器樂團這張專輯《無名英雄》的例子來講,團隊面對的〝Insight〞主要是環繞在歷史、政治等領域層面,如果用最簡單的方法去分析、去溝通,縱使能獲得認同,但選擇這條路途的解方,是很難得到更大面積的討論,況且這議題的討論的門檻偏高;相反的,若能大幅降低討論的障礙,就有機會激起更多人的注意,願意停下腳步、花時間梳理圖片旁的註解與背後的故事。就此,團隊在〝 Concept 〞的架構中,認為這種問題的訣竅是以「複雜的問題由人來解」就好,無須急著用生硬的文字去呈現或傳達,意思是可以換一種人與人互動的方式,從中吸引眾人的目光。

而這樣的想法,最終讓團隊以 chatbot 引領的方式,一步步解鎖故事的布局。從開啟話題、拍攝一系列照片,並且針對不同的照片設定出故事的環節,每一步驟都付出許多時間和心力。而團隊籌畫的一切事項的確跟歷史有關,不過此時此刻貫穿的都是人,成功營造出一種沉浸式的互動體驗。換句話說,這種作法把目標族群聚集在特殊的想像空間裡,彷彿有種難以形容的魅力,讓他們靜靜地聆聽一段又一段延展開來的劇情。

圖片來源:翻攝自滅火器臉書專頁

▌如何培養社群力?

講者認為這個問題必須切回每個人的生活中,不管每天經歷了什麼,都要保持「好奇」與「同理」的態度,並且遵守「多聽多看多想」的人生準則,因為你不知道你所經歷的事情,會在什麼時候成為創意的養分。

▌後記與心得

從《社群丼》、《傑哥補藥》、思傑的 IG,再到最近開設的 Podcast,這些熟悉的社群是許多行銷人的共同學習場域,讓很多人從中獲得社群的第一手趨勢,儘管不是每個人的身分皆為某粉專的後台小編,但肯定的是都曾透過他們的無私分享內容,從中學到很多課本上根本不會出現的提點和知識。

▌只要有人社群顧問小檔案創辦人陳思傑畢業於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曾經營過「客家小吵」、「連勝丼」等知名的社群、擔任過「臺灣吧」行銷總監,現為只要有人顧問公司的執行長、社團「社群丼」的負責人。團隊曾獲得「4A廣告獎」、「行銷傳播傑出貢獻獎」、「年度傑出獨立代理商三強」、「DSA 奇點獎 社群與影響者行銷類」 等傑出獎項。

--

--

Peggie

Culture | Sustainability | Study notes | All you need now is little imag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