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當初加入學校的 Chinese Program,帶著一點提升英文口說能力的期待。與學伴交流的方式也頗為有趣,彼此在語言間切換,有一種「各取所需」的默契:大約七成的時間,我們用中文聊日常,而在其餘時間裡,我用英文提出問題,學伴則以中文回應。我們藉此練習自己的目標語言,就像兩隻水獺漂浮在河面上,用靈巧的爪子各自撿拾自己喜歡的貝殼,分享一點收穫,又保留一點給自己。
▌活動規劃
考量到最近天氣悶熱,我們這次活動會優先選擇室內場地。學伴希望參觀費用較低的地點,而我則希望安排導覽,這樣不僅可以獲得專業的講解,還能避免過多的口頭說明,免得口乾舌燥。
綜合這些思考因素後,我們最終決定前往龍山寺附近的「剝皮寮歷史街區 (Bopiliao Historical District/Street )」以及「新富町文化市場(U-mkt )」參觀,並邀請其他組夥伴一起參與。
此外,其中有一位美國夥伴的中文程度非常好,他幾乎能順暢地讀出所有展覽空間的文字,然後用英文向另兩位美國夥伴解說,讓他們更清楚地理解展品背後的故事。
最讓我驚訝的是,他居然知道「徐志摩」。我問他怎麼會知道的,他說是中文課老師教的。接著我問他是否聽過《再別康橋》這首詩,他點頭表示聽過。
我眼睛瞬間亮了起來,於是我又問:「那你知道《再別康橋》裡提到的『康橋』是指哪裡嗎?」他毫不猶豫地回答:「劍橋。」他的回答讓我感到非常意外,沒想到他不僅了解詩人徐志摩,還知道詩中的「康橋」就是指英國的劍橋。
從他對徐志摩與《再別康橋》的回答中,不禁讓我開始反思自己在文化交流中的角色。同時,我意識到自己對美國文學的接觸似乎還不夠多,許多美國的經典作品、詩人與作家對我來說仍相對陌生。雖然我們在中文學伴計畫中主要是透過中文與美國夥伴進行溝通,但這次經驗提醒我,我應該多涉獵一些美國的文學作品,才能對他們的文化背景有更多認識。
▌我不敢吃臺灣雞肉。
中午,外頭依然下著大雨,為了解決大家的飢餓問題,我們決定帶美國夥伴去品嚐當地美食。在剝皮寮服務中心姊姊的介紹下,前往米其林臺北必比登推薦、位於龍山寺附近的小王煮瓜(原小王清湯瓜仔肉)餐廳。
「我不敢吃臺灣雞肉。」
其中一位夥伴驚訝地瞪大雙眼,「蛤?為什麼?」
他微微皺眉。「看起來是有煮過的,但我真的不敢吃。」
「可是這道菜真的很好吃,味道很香,你可以試試看!」夥伴試圖鼓勵他。
龍山寺附近的美食眾多,但為了兼顧美食佳餚及美國夥伴的飲食偏好,我們特別選擇一家在地人推薦的餐廳。在點菜的過程中,我們注意到有些夥伴對食物的接受度很高,而另一些則顯得有些排斥。這些情況都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我們自己也會因各種因素而選擇嘗試不同的食物。
▌你沒有聽過「羅德島州」?你對美國地理了解多少?
「我來自羅德島州。」其中一位夥伴微笑著自我介紹。
「我其實不知道羅德島州在美國的哪裡。我查一下。」我稍微尷尬地回答,心裡暗想怎麼會對這個州不熟悉。
他一臉驚訝地看著我,「你竟然不知道羅德島州在哪裡,可是你讀過國際貿易耶。」
我感到驚訝,但因為沒聽過,便苦笑著。
他點了點頭,似乎理解了我的困惑。「沒關係,其實很多人對小州不熟。羅德島雖然面積小,但有豐富的歷史及美景,特別是海岸線。」
根據網路上的資料顯示,「羅德島」曾被英國殖民統治四十年之久,它在 1776 年宣布獨立,成為美國大陸上最早脫離英國統治的地域。雖然它是美國最小的一州,全名卻是各州中最長的:羅德島州暨普羅維登斯農屯區 (State of Rhode Island and Providence Plantations)。這讓我感到驚訝,因為我從未想到這樣一個小州會蘊藏如此悠久的歷史與文化背景。
此外,雖然我們明白文化交流不僅只限於語言與文化方面,更多的機運是透過人與人之間實際的相處,進而理解各國人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與歷史故事。透過這些交流,希望在未來的各種活動中能運用這些知識與視野,建立更深層次的互動與對話。
▌你喜歡上學嗎?
在萬華華西街用餐結束後,我們各自撐著傘,步行前往「新富町文化市場(U-mkt)」參觀。簡單講解完後,我們想安排一些手作體驗,但說實話,看起來有些無趣。於是在徵詢美國夥伴的意見後,發現他們對貓咪與狗狗非常感興趣,因此我們決定臨時增加一個行程,帶他們前往捷運善到寺站的「浪浪別哭(Pet Halfway House & Cafe)」寵物餐廳。
在排隊入內用餐之前,我們一群人坐在餐廳前的長椅上聊天。
美國夥伴用中文問我「你喜歡上學嗎?」
我想了一下:「我覺得這個問題很難回答,首先,上學這兩個字怎麼定義?在學校做的一切事物都算嗎?參加社團算嗎?」
我繼續解釋:「對我來說,上學不僅限於課堂上的學習,還包含與同學們之間的各種互動、參與校內各種競賽,甚至是社團的交流,又或是課外的學習體驗。」
他聽完我的解釋後,皺著眉頭說:「我覺得上學就是學習知識,參與校外活動不算在這範圍內。」語氣中帶著一種堅定,似乎對於上學的定義有著自己清晰的看法。
我好奇地問他為什麼,他回答道:「我覺得學校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個學習的環境,讓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那些課外活動雖然有趣,但我認為它們是額外的,並不是真正的上學,除非像是課堂上學的數學、科學或文學,才是真正的學習。」
我試著補充說:「我理解你的看法,但對我來說,學習知識固然重要,但這些知識如何應用於現實生活中,同樣重要。參加校外活動可以幫助 develop our social skills and teamwork abilities,這些是在課堂上學不到的。」
他點點頭,雖然雙眉仍然深鎖,語氣也不太溫和,但我注意到美國人比我們更愛辯論,總是會提出不同的例子或問題來挑戰我的想法。這種互動讓我意識到,在美國的文化中,表達不同的意見被視為展開推論的機會,而不是一種對立;此外,在激發思考的過程中,讓我們看到問題的不同面向。
▌臺美兩地的認養文化
「這些貓咪很可愛。」
「這裡是可以認養的喔。」
「可以認養?需要多少錢?」
在臺灣,可以透過許多不同的管道認養貓咪與狗狗,如果是從官方機構領養,大部分都是免費的,不過可能會需要一些時間進行經濟條件、家庭環境、個人背景、未來規劃等項目的調查,且通常在過程中會需要支付「晶片費」、「寵物登記費」、「疫苗注射費」等基礎手續費。
夥伴告訴我們,在美國,認養寵物的費用大約在 100 到 200 美金之間。美國的認養流程相對簡單,但送出去的寵物數量較多,因此機構通常不會保持與飼主的聯繫。
臺灣某些機構(例如臺北市動物之家)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許多動物收容所及認養機構會對新飼主進行一定的跟進,以確保寵物能夠適應新環境,並獲得良好的照顧。他們會要求飼主透過文字、照片或社群媒體回報,了解寵物的健康狀況與行為表現,並提供必要的建議及幫助。
▌心得
在這次與美國夥伴的交流中,我注意到他們表達的方式相對直接,尤其是對於自己喜歡或是討厭的事物,往往毫不掩飾地展現出來。這種溝通風格在某種程度上與亞洲文化的間接性形成鮮明對比,特別是台灣,傳統上人們在表達意見或是情感時,通常會考慮到對方的感受,避免過於直接,以免冒犯到對方。
根據我之前在課堂上閱讀到《文化地圖》一書,上述差異可以從幾個方面來分析。
首先,在「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的對比中,美國文化傾向於個人主義,他們的環境氛圍鼓勵大家表達自己的意見與感受,重視個人的需求及權利;而臺灣的文化則偏向集體主義,強調社會和諧與關係的維護,遇到不太認同的狀況時,也會以婉轉的語氣表達。
再來,在「高語境」與「低語境」文化的區分中,美國屬於低語境文化。簡單來說,他們傾向藉由清晰明確的言語來傳達訊息,而不依賴於背景或環境的隱諱暗示;另外一方面,臺灣人所呈現的文化則是高語境,換言之,我們的語言使用往往需要依賴上下文的內容,透過各種資訊一步一步拼湊而成,所以說,交流時更加敏感與謹慎,才能完整理解對方想要傳達的意思。
最後是,提及在美國的「溝通風格」中,人們習慣於直言不諱,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特別是在工作環境或社交場合,他們通常不會迂迴地表達意見,而是明確指出問題或需求。然而,在臺灣的文化中,這樣的直接表達可能會被解讀為失禮、白目或缺乏修養。因此,在這次交流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一種開放且直接的溝通方式,不需要猜測或事後詢問他們的意見,這讓我開始反思,面對不同文化背景的夥伴時,應該如何調整自己的溝通方式。
▌資料來源或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