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訪的順序與脈絡
- 北海岸及觀光國家風景區之白沙灣遊客中心:前往環形劇場觀看 9K 北海岸環景影片,並由導覽員介紹北海岸高低起伏的礁岩平台與潮間帶的豐富物種;另外也注意到展場內投影互動的老梅綠石槽地景裝置,以觀察綠石槽的生態變化及美景。
- 新北市石門區公所:由區公所民政防災課的課員播放紀錄片,並說明核一廠除役監督委員會的大事紀。約四十年前,核電廠帶動了社會經濟起飛,然而當時核能電廠的興建造成乾華社區的居民被迫遷移、當地生態也因乾華溪截彎取直而受到影響。
- 麥考利美軍營地:原為「麥考利海灘(McCauley Beach)」,是美軍的渡假勝地,其位在新北市金山萬里地區的核二廠與頂寮社區之間。
「1954年「中美協防條約」簽訂後,美軍進駐台灣,在核二廠尚未建立...萬里地區綿延數公里的海灘,是北台灣少見的優質沙灘遊憩區。當時美軍眷村位在陽明山,由陽明山直接開車往金山便可抵達萬里海灘,對有車階級的美軍與顧問團來說,是攜帶家小前往度假的好去處...1971年台美關係生變,美軍與臺灣的歷史劃下句點,隨美軍撤出,屬於美軍文化的麥考利海灘風情不再。1974年政府於此興建核二廠,並將國聖村當地居民全數遷至萬里區成功新村,國聖村廢村後,當地不再有民眾居住,因此50年來,從野柳里至大鵬里一帶長達2.8公里海岸線上,除核二廠外無任何建築。」(資料來源:美國大兵衝浪勝地 新北萬里「麥考利海灘」) - 野柳仁和宮周倉將軍:實地聆聽導覽介紹並欣賞建築雕刻。當時導覽之後,旁邊的同學問我:「你覺得他們當時要遷廟,有擲茭問過神明嗎?」我點頭並看著她:「我覺得應該有耶。」後來上網看到更詳細的介紹,確實證明了我們的看法,也顯示居民對神明的敬重與禮貌。
「據傳前清年間某日,福建沿海水患,淹沒村莊,沖毀廟宇,神像隨潮污漂流至台灣 ,周府將軍神像是在廟址前方海邊拾獲,供奉於本鄉國聖村,宮名「仁和宮」。 民國六十四年,政府推行十大建設,核能二廠也是十大建設項目之一,而仁和宮適於建廠範圍內,為建廠順冺急頇遷廟,經擲筊請示,願回野柳。於是地方賮達人士等籌畫建廟奉祀,及賴各善信大德慷慨捐疏,共募得經費一千二百餘萬元,歷時數年始完成,並同時進廟安座。」(資料來源:台灣好廟網:野柳仁和宮之介紹) - 皇后鎮森林公民電廠:雖然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在皇后鎮停留的時間非常短暫,僅僅聽到導覽員簡單的背景介紹。後來,自己按耐不住好奇心,上網開始看了一些資料,逐漸明白當初皇后鎮森林、陽光伏特家、綠盟三者之間的邂逅。
原來第一座皇后鎮森林位在三峽,從民國 92 年開始建設、98 年已經達到飽和的狀態,因此再行尋覓他處,最終找到現今金山萬里交界處的場域並作露營區。同時也發現,左邊是核二廠、右邊是核一廠,當時在規劃的時候,便發展出 5 大理念:休閒、環保、生態、綠能與公益。
根據皇后鎮森林郭特助的看法,他認為核一核二電廠遲早會面臨除役的問題,換句話說,除役之後的電要從哪裡來? 幾經波折後,他們決定以斜屋頂做建築物的設計方式,接著把有斜屋頂的場域出租給公民電廠,從而獲得電廠的租金,並回饋給附近的弱勢族群。 - 臺電北展館:展示館的展示有許多互動性的裝置,一旁的文字解說也很清楚,因此很適合不同年齡層造訪。
- 核二廠模擬中心:核二廠的兩個反應爐先後於 1981、1983 年開始運轉,但其實許多人開始注意到核災的風險,是從福島核災開始。而對於核電廠的新員工來說,模擬中心便是一處了解核能電廠內的多重防禦結構及多套備用系統的訓練基地。
- 金山老街:老街就位在兄弟食堂旁邊、距離核電廠不遠,飯後大家一起前往金山老街漫遊。然而,有別於六、七年前來到金山老街的經驗,我懷念當時老街上川流不息、熙来攘往的情況,甚至為了看清楚店家販售的食物,還得向左右兩邊的人說聲「借過」,以便在人群中取得不錯的佇留位置。如今,老街兩旁的店家門可羅雀,空前盛況不再,不僅沒有群眾帶來的喧囂聲、沒有傳統小販的叫賣呼喊,也少了記憶裡芋圓的撲鼻香氣,難以預料多年後舊地重遊的街景,已無法讓我拾起記憶中對應的畫面,不勝唏噓。
▌用餐與入住地點介紹
- 野柳女皇餐廳:以野柳「女皇頭」命名的餐廳,在當地經營已有 50 多年的歷史,而我印象最深就是吃到三點蟹料理。
- 兄弟食堂:創立於 1989 年,由一對兄弟一起經營,是金山在地的老字號海鮮餐廳,距離金山老街很近。
- 群策翡翠灣溫泉飯店:坑爹飛車很讚。
▌心得
我覺得參訪地點與導覽內容別具意義,可惜的是,過程中每一站停留的時間都不長,因此當下很難清楚掌握各種細節。但或許是這種點到為止的行程安排,會讓人額外想花時間去查找資料,以便對相關內容有更多的了解。整體而言,參訪行程環環相扣,透過精心的安排,讓我們對核電廠的選址背景、在地生態環境都能加深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