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古印度學者、美國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 歷史系教授湯瑪士·特洛曼(Thomas R. Trautmann)為了解決學生閱讀冗長文本的困擾,因此特別撰寫給初學者的入門書,爾後決定出版,讓更多人瞭解大印度的文化脈絡與歷史風華。
▌前言:鑽研古印度歷史困難之處
根據吳德朗先生書寫的推薦序所言,印度的早期歷史當中,口傳故事多過於文獻記載,雖然說整體研究難度偏高,不過還是能從皇宮廟宇的銘文或是硬幣蒐集而來考證,作為近一步了解的途徑之一。可是在阿育王時代之前,廟宇宮廷的建材為木頭,因此想從些許建築物中探尋歷史足跡的作法,往往也面臨許多阻礙。
另外一方面,印度各地區使用不同的文字習慣,好比說阿育王時代使用的是佉盧文(一種古代文字,通用於印度西北部、巴基斯坦、阿富汗一帶)及婆羅米文(印度最古老的字母),但到了錫蘭開始使用的是僧伽羅文(婆羅米系文字的一員),所以說如果要研究此時期的整體風貌,必須將三種語文融會貫通,了解彼此之間的異同,藉此降低考察會錯意的風險。
▌印度文明的起源:經濟、科技、文字、歷史與宗教
「印度河的主流與支流往西南方移動,連同往東南方奔流的恆河,構成兩大河谷盆地,形成巴基斯坦、北印度與孟加拉的沖積平原。」因此人口聚集於恆河盆地,不僅有河流的灌溉,也有季風的吹拂,可是如果雨勢不大,仍容易造成乾旱的發生與影響,形成飢荒的局面。
比較特別的是,南亞的都市文明誕生在相對較為乾燥的印度河谷地,而非濕潤的恆河或布拉馬普特拉河谷地(Ji Chima或Chima jima),這是為什麼?
作者透過文字進一步說明:印度河河谷分為兩個區域,上游稱為旁遮普或「五河之地」,所謂的五河其實是指從西向東延展的五個支流,形成全年不間斷融雪的方式、維持面積廣大的灌溉系統,加上歐亞大陸吹來的冬季季風,彌補夏季時段降雨的不足,形成一年兩季生產的氣候條件。
公元 2500 年前左右。印度河流域的農耕文明開始迅速發展,人們種植小麥、大麥 、小米等農作物,開始邁向良好的生活環境。談及於此,不得不提到考古學家在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挖掘出哈拉帕遺址(Harappa),時間上大致與古代兩河流域文化及古埃及文化為同一時間的,而這座城市之所以讓人印象深刻,是因為挖掘出來後發現以下三種特色:
- 有一座下城(且有坐式馬桶的廁所,當時當代南亞盛行「蹲式馬桶」),並未發現城牆,由主要大道分割區塊
- 西側有高起的山丘(防禦工事)
- 河床邊有穀倉聚落或倉庫
除此之外,印度河文明工藝品展現出多樣的材料,好比說玻璃與別針(銅)化妝品盒(滑石)、精美串珠(金、銀、彩陶、半寶石、貝殼等),仔細觀察以及了解當時所擁有的材料,就能注意到印度河城市應該和遙遠的區域有貿易往來的連結;相同的,來自古印度的印章或其他物品,也被傳至美索不達米亞等地方。
▌吠陀時期:印度-歐洲、印度-伊朗、印度-亞利安
吠陀文學中最早期的作品是《梨俱吠陀》(Rig Veda),收錄一千多首頌讚諸神的詩歌,其中裡面提到亞利安人,而這些人從哪裡來?又是什麼樣的人呢?這就和語言--梵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並且將印歐語言、文化串聯起來。
▌新宗教(棄世宗教)、新帝國(摩揭陀、孔雀王朝)
吠陀文明東向恆河流域下游擴張,但也慢慢弱化,並且新的宗教與政治形式興起,有些富裕的國家爭相從西方的學問中心,吸引一些婆羅門哲學家進行論證;部分東方人追求最新型態的吠陀文明,這些顯示著他們與中國之間的距離,以及文明之間的衝突與危機。而新型態的國家也出現了軍隊,並在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徵收稅金的狀況下,為人口多樣性的地區,帶來集權的政治樣貌,還有合約與刑法條文做為治國之鑰。
宗教方面亦出現很大的思想進化,開始相信宇宙緣起的原則,衍生為「輪迴轉世」,人的行為有道德價值、新宇宙觀中有時間的循環,作者認為這或許受到美索不達米亞傳來的天文概念有關。
「輪迴問題與解脫希望這時已成為無庸置疑的條件,新的法則在這樣的環境下展開,不同棄世者提出數十種脫離輪迴、達成解脫的解決之道,彼此相互競爭。對於未能在競爭中戰出的哲學,我們所知甚少,其中三者在歷史中存活下來:正命論、耆那教與佛教。」
▌古典印度時期:形成期、古典時期、晚期
後孔雀帝國時期,北印度的政治與宗教生活,從原先的官僚體制轉向非直接的領土關係,同時吠陀婆羅門教掀起復興的浪潮,加入大眾化因素,現稱為「印度教」,而佛教演化之後形成「大乘佛教」。
孔雀帝國在最偉大的統治者去世之後,受到遊牧民族(e.g.希臘王國、中亞游牧騎士後代)的入侵,南方原住民國也興起,古典印度文明反而在這樣的環境下茁壯,並將宗教傳至中亞、中國與東南亞。
▌家庭、社會與政體
這本書從最基礎的家庭觀念開始剖析,一路到社會,再邁向國家政體的分析,這些習慣與結構深植在印度文化之中,如今仍舊能感受長期的延續與影響:家庭方面的特色好比說「數代同堂」、「土地共有」與「父權家庭」;另外北印度與南印度、印度教與穆斯林教之間也有家庭觀念的不同,跟區域慣習有關。
▌印度國民大會黨
1857 年印度王公舊政權與復興蒙兀兒帝國產生戰爭,英國人以武力鎮壓、導致蒙兀兒帝國正式滅亡。東印度公司的治理終結、印度開始由英國國會治理。雖然英屬印度統治者嚴懲推翻政府的倡議,但仍然接受由蒙兀兒帝國與舊印度王國留下來由人民向政府請願的傳統,總督府採用的新印度菁英多數時候都使用這種政治行動,也獲得不錯的回響,透過報紙等其他手段發揮影響力,甚至成為全國的焦點,團體最終在 1885 年成為國民大會黨。
後續的發展與幾位領導人、宗教、運動與理念相關,政黨之間又與國家之間的互動產生連帶影響,在結盟中成為朋友,合作告終時轉變為國家衝突來源,英國試圖在民族主義氛圍下找出獲得所有政黨同意、權力分享的架構,可是面對的卻是越來越多的挑戰,二戰後印度與巴基斯坦分治、權力轉移。
▌結語
如今,印度是全球最大民主國家,根據資料顯示,台印雙邊貿易額在過去 20 年間成長 5 倍、達 57 億美元(新台幣約 1632 億元)規模,但可發現成長速度飛快。其中去年臺印貿易總額 47.97 億美元,占我國對外貿易比重 0.76 %,印度為我國第 15 大貿易夥伴。 我國對印度出口 25.95 億美元,自印度進口22.02億美元,享有3.93億美元順差。目前佔台灣年度貿易總額的0.76%。
印度自 90 年代開始推動「東望政策」(Look East)、「東進政策」(Act East),由此發展台印、中印關係。總之,綜觀印度歷史深受波斯、伊斯蘭甚至於西方的影響,卻始終保持著自己的獨樹一幟,並交織出燦爛的印度文化,而且這本書是帶我認識印度的一步,覺得還有很多層面值得繼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