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說不出的感謝,就交給新東陽。」
成立超過半個世紀的新東陽集團,是許多人送禮的首選品牌,面對市場趨勢與消費習慣的變化,新東陽如何面對這場轉型難題?又是如何成為臺灣第一家取得綠色工廠標章的食品業者?以上問題是我報名企業參訪(謝謝溫世仁基金會協助辦理)的初衷,盼望能解決心中的疑惑。
▌新東陽如何從「燒臘行」轉型成為「肉乾肉鬆特產第一選擇」?
在 1960 年代初,新東陽的創辦人麥幸夫帶領弟弟們抵達臺北市的城中市場一帶,那時候的台灣,物資貧乏,吃肉鬆與燒臘是少數有錢人的享受,因此他們決定學習一些炒肉鬆、燒臘的好招數。
麥家兄弟在這個時期獨創的「溫體肉鬆」獨特技法,透過現場手炒,並運用特殊的鐵桶保溫,讓購買者在帶回家後,仍能品嚐到肉鬆的溫暖餘溫與新鮮度,這項技術也為他們的生意帶來蓬勃的發展。
數年後,麥幸夫找到一家店面並承租下來,這家店被命名為「東陽燒臘行」,位於臺北市武昌街上,也成為新東陽的第一家據點,成為新東陽的「起家厝」。麥幸夫選址的概念很簡單,他認為開店一定要在交通要道上,而且必須花錢做行銷廣告、提升產品能見度,以便讓品牌做出知名度。
其實,新東陽很早就希望能踏上國際舞台,如今足跡遍及美國、阿根廷、加拿大等十餘國,新東陽以「中華美食文化的國際代言人」自許,從簡陋的攤位到如今逾 30,000 個銷售點。
▌企業轉型
新東陽早期主要是倚靠店長的經驗與智慧作為經營守則,在 2019 年新東陽決定踏上數位轉型之路,由內部「戰略部門」主管負責推動,導入 SAP ERP (企業資源規劃)及全面進行 POS (銷售點系統)轉換計畫,整合企業各部門的資訊、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也提供即時數據及報告,使得企業決策受到數據之輔助。除此之外,協助企業優化供應鏈管理,確保庫存並能及時補貨,以降低存貨成本。
▌對於食品安全的重視:從穿著拖鞋參訪企業開始
參訪的那一天,我們大家在桃園高鐵站集合,隨後搭乘遊覽車前往新東陽大園廠的區域。雖然當天下著綿綿細雨,但一下車後,我們立刻感受到整個集團員工的熱情。踏進辦公大樓時,我們被要求換下穿著的鞋子,改穿集團提供的拖鞋。這個小動作不僅讓我們感受到賓至如歸的氛圍,也讓我注意到新東陽對於食品安全的嚴謹態度。
活動中,感受到新東陽堅持遵守「良心生產」與「顧客健康優先」承諾,於生產端及通路端分別成立跨部門的食品安全決策小組,從產品開發、原料供應、生產製程、成品品管、產品上架、售後服務六大關卡,把關食品安全每個步驟,不僅符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更積極推動第三方認證的管理系統,並將其納入風險控制的概念中,如 HACCP、 ISO 22000、FSSC 22000 等。
舉例來說,新東陽的肉品堅持保有傳承技術,所有的豬油皆為自己生產的,避免外購油品造成食安之危機,也因此即便國內經歷多次食安風暴,新東陽始終能獲得消費者的信任。
▌綠色工廠的管理方針
新東陽制定並落實綠色轉型策略,從大園廠、總部至通路,逐步建立溫室氣體、能源、水資源、廢棄物之管理系統與措施,並於 2017 年取得綠建築標章,2018 年取得清潔生產認證及「綠色工厰」標章,成為全台臺第一家獲得綠色工廠標章的食品業者。
根據新東陽官網的彙整表格指出,主要是從四個層面進行管理,條列出大園廠、機場通路、國道服務區與總部大樓等營運據點的管理策略及目標、行動方向及措施,以及 2019 年的績效或成果。以下內容僅簡單陳述:
- 溫室氣體管理:以大園廠為例,落實溫室氣體盤查,推動年度節能減碳計畫。選定 2016 年為基準年,希望於 2030 年前減少 50 %溫室氣體排放量。新東陽預計於 2050 年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在新東陽公司參訪的活動中,談及 ISO 14064–1:2018 標準有關溫室氣體盤查範疇一、二降低碳排放的措施,而大園廠於去(2023)年開始擴及至範疇三,其中以上游原物料碳排放占比最高,主因是肉鬆、肉乾、肉醬為品牌的主力產品,牛肉、豬肉飼養環節正是碳排放的主要來源。為此,新東陽這兩年亦投入於植物蛋白產品研發(如:Xynergy 新樂激 -- 植物蛋白飲);在產品出貨下游運輸所造成的碳排放的量就小了許多,與配合的物流公司採統一出貨模式,以最順運送路線配達至全聯、家樂福統倉、新東陽國道服務區(關西、西湖、南投、西螺)、新東陽自營門市、百貨公司專櫃,及機場商場(桃園、松山、高雄)等通路。
- 能源管理:以大園廠為例,預定落實能源查核,設定行動計畫、推動再生能源。自 2015 年起,每年節電 1 %。
- 水資源管理:以大園廠為例,預定數位化管理用水數據、冷卻水循環使用。每年節省用水 1 %。
- 廢棄物管理:以大園廠為例,預定提高物品利用時限、報廢品減廢、提高回收率。每年廢棄物減量 1 %、廢棄物回收率達 80 %。
▌綠色工廠推動特點:新東陽將汙泥運至永豐餘新屋廠供沼氣發電
「永豐餘」是一家國內知名的造紙大廠,積極參與循環經濟,採取多項措施以提高環保效益。其中一項重要舉措是在其桃園新屋廠建置全臺最大的沼氣發電設備。
這套沼氣發電系統利用廢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沼氣,進而轉換成電能。每年系統可以發電達到 4200 萬度,相當於滿足約 1.2 萬戶家庭的用電需求。另外,永豐餘也培養出自己的厭氧菌種,大幅縮短將有機物轉換成沼氣所需要的時間。
新東陽在推動綠色工廠的過程中,針對「污染物管理」的部分,除了與永豐餘合作將汙泥提供作為沼氣發電之外,還將製造過程中產生的剩餘殘渣進行有效處理,使得殘渣不被浪費,最小化對環境的負面衝擊。
▌屋頂型太陽能板
新東陽向經濟部能源局提出申設屋頂型太陽光電系統,裝置容量為 283.2 kW,每年可發綠電 28 萬度。參訪當天的簡報顯示,根據 2023 年 12 月的數據,其綠能發電 243 萬度,部分躉售給台電,部分作為自用。
▌新東陽怎麼看待永續議題?
在重視食品安全的同時,新東陽不忘關心環境永續的發展,作為一家肉鬆產業的先驅,不僅在美食領域有傑出的表現,更以其堅持的綠色環保理念,成為企業社會責任的先鋒。
早年,新東陽廠房設計即領先全台,符合美國農業部(USDA)及食品優良作業的規範標準(FGMP),也斥資從荷蘭引進污水處理的設備,麥升陽表示:
「我父親的種種設想不只是為了品牌本身,而是想要真正落實永續的概念,讓它慢慢在環境中發酵,產生影響。」
在參訪活動中,讓我感受到公司致力於使用先進的設備、力求超越法律限制之規定,達成永續發展的願景。具體來說,由於新東陽深知永續發展的核心在於對原料的採購與管理,因此從生產過程中的節能減碳,到包裝材料的再生利用。
由於食品業強調嚴格的衛生需求,廠房除了必須是密閉式建築之外,也將空調設定在 25 ℃,以配合生產作業區須保持在 15 ℃低溫的狀態,故新東陽於建廠時就將生產作業區的牆面及天花板,採用節能 PU 保溫庫板來裝修,兼顧保溫節能之目的。
由上述的內容即可發現,新東陽集團的綠色之路始於對創新環保技術的堅持,透過不斷的創新,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將綠色理念融入日常運營的不同層面,這點我深感佩服。
後來在網路上的報導中,看到麥升陽針對永續議題時,特別提到 1998 年美國社會學家 Paul Ray 所著的《文化創造:5000 萬人如何改變世界》一書。報導中指出,這本書探討了「LOHAS(樂活)」的概念,強調健康及永續兩大主軸,而這正是新東陽一直以來所秉持的方向。
特別是在永續議題上,麥升陽認為,作為一家肉品加工業者,永續一直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議題。儘管如此,他多年前就開始積極尋求解決方案,與國內素食及人造肉業者合作。後來赴美訪問全球知名的人造肉公司 Impossible Foods,積極應對新東陽所面臨的永續挑戰。
▌跨足建築產業?!
在網路上搜尋新東陽集團資料的時候發現,弟弟麥寬成早期就看出本土食品業成長性仍受有侷限之問題,故於 1987 年,決定跨足至建築業,於是在新東陽之外,獨資成立「昇陽建設」,提供多元化的收入來源。
延伸:老牌義美跨足冷凍食品、餐飲業代工等行業
談到食品跨足其他產業的案例,不得不提及以鳳梨酥為起點的「義美食品」,公司從最初的「餅乾糖果」發展至今,擴展涵蓋冷凍調理食品、冷藏新鮮品、飲料、乳品、米食等多元領域,在市場上占據著穩固的地位。值得一提的是,義美食品不僅僅局限於商品製造,連食材的源頭都由自家生產供應,形成了一條龍的垂直整合體系。
除了成功建立義美品牌之外,義美還積極參與餐飲業的代工製造,與國內知名速食業者如麥當勞、肯德基、漢堡王等建立頻繁的合作關係。此外,在便利超商中,義美食品更提供多樣化的料理食品及麵包,從而深耕飯店、年菜等領域,面對消費習慣帶來的衝擊,義美展現多元化布局的思維,不僅拓展市場範疇,也讓義美食品在不同領域都能出類拔萃。
▌結語
身為最受信賴的食品品牌之一,新東陽陪伴著許多消費者與海外華僑成長,對許多人來說,新東陽就是信賴與可靠的指標。從瀏覽官網閱讀有關新東陽的事前資料開始,即發現不論是網站的使用者介面、使用者體驗,亦或是圖片的呈現,都讓我對新東陽品牌感到驚艷。後來,有幸能參訪大園廠區,我覺得充滿現代感的節能設備,可以感受到新東陽對環保的承諾,並非僅侷限於獎章或是 Slogan。
▌新東陽重要時刻
1967 年 新東陽創立。
1976 年 建廠於三重。
1984 年 設立「財團法人麥氏新東陽基金會」。
1988 年 大園廠落成啟用,工廠導入荷蘭汙水處理系統,以處理肉品加工製程中所排出的油脂,進而達到對環境的保護。
1991 年 協助興建「幸夫愛兒園」。
1992 年 首度跨足國道服務區經營。
1994 年 工廠取得行政院農委會 CAS 優良食品認證。
1996 年 取得國內食品業第一家 ISO9001 國際認證。
2002 年 取得美國 HACCP 制度認證。
2004 年 綠色包裝設計榮獲「台灣包裝之星」與「綠色環保包裝」獎章。
2008 年 國內第一家實施「產品履歷」與「流通履歷」的肉品加工業者。
2011 年 榮獲經濟部國貿局頒贈「台灣百大品牌」。
2013 年 關西服務區榮獲 ISO22000 食品安全管理系統暨 HACCP 國際驗證。
生產履歷品項增加至 58 項、CAS 驗證類別新增7項。
2017 年 取得 ISO14064–1 溫室氣體盤查認證。取得綠建築標章。
2018 年 取得清潔生產評估系統認證。取得「綠色工廠」標章,為全台第一家取得該認證之食品業者。
2019 年 通過ISO 45001職業健康和安全管理系統認證。
2020 年 自願編制發行第一本CSR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首次參加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即獲得批發零售類「白金獎」。
2021 年 大園廠員工餐廳當選行政院環保署年度「綠色餐廳」。
2022 年 大園廠綠建築標章展延獲得通過。大園廠通過 ISO 14001:2015 環境管理系統以及ISO 45001:2018職業健康及安全管理系統改版認證。
▌參考資料
- 電業法
-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
- 新東陽官方網站
- 新東陽 2019 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
- 3 beliefs of Hsin Tung Yang
- 綠色工廠 ─ 帶動臺灣產業綠色新氣象
- 新東陽致力永續樂活 成傳產轉型標竿
- 新東陽少主接班告白:父親教我的經營課
- 顧問式服務 完整協助數位轉型
- 新東陽導入 RISE with SAP
- 肉鬆起家的老品牌「新東陽」成休息站經營王,竟是向蘋果取經?
- 始終如一 新東陽的綠色美味之路
- 申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認定及電業籌設之流程
- 碳中和的第一步!碳盤查是什麼?有哪三大範疇?一文看懂企業如何開始淨零轉型
- 【能源報導月刊】節能好味道!新東陽獲節能標竿銀獎
- 再生能源售電業技術觀測(上)
- 自己的用電自己發!老公寓藏「迷你發電廠」
- 新東陽公布 ESG 永續成績單 55 周年特別企劃《The Taste of Taiwan》
- 將台灣美食傳遞到全球 新東陽以實際行動落實 ESG
- 與新東陽永續之路同行,品味臺灣最道地經典的豬肉乾
- 新東陽》永續、創新的潮流先行者 55 年老品牌進化 ing
- 吃肉乾也能做環保!新東陽如何做到連續 4 年全國唯一綠能食品廠?
- 國道服務區經營之王!肉鬆起家、55 歲老品牌新東陽總經理麥升陽:「關鍵是敢花錢營造體驗」
- 經營房地產 新東陽穩字至上
- 新東陽攜手知名似顏繪畫家「街頭故事主理人 李白」聯名設計五十五週年公益悠遊卡:絆
- 【造紙廠變發電廠】永豐餘進軍沼氣發電 污水、異味一次解決 還能賣綠電
- 「沼」到新出路,永豐餘轉廢為能打造低碳產業鏈
- 【糞水變綠金 2】永豐餘擁獨門黃金配方 有機物轉換沼氣速度驚人